当前位置: 首页 > 警用装备知识

武警防化分队开展抢险救援训练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8-08-10 13:35 文章来源:武警福州指挥学院防化兵(转载请注明)

  武警防化分队包括武警部队建制内的机动师防化连和总队工化中队防化排,是遂行处突、反恐和后方防卫作战的重要战术保障力量。随着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不断拓展,防化分队依托其特殊的技术优势,逐渐由传统的战术保障分队向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主力分队转变,成为遂行中心任务的常规力量和多样化任务的拳头力量,尤其是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中担负侦检、搜索、洗消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防化分队在救援方面起步晚、经验少,开展救援训练还面临内容不清、人才匮乏、保障困难等诸多问题。因此,准确把握现状,破解瓶颈问题,提升救援能力,成为防化分队需要研究解决的迫切问题。

  1.武警防化分队开展抢险救援训练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不断拓展,尤其是武警部队各总队正式组建应急救援中队后,防化分队开展抢险救援训练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1.1防化分队开展救援训练得到重视和发展

  1.1.1救援训练成为防化分队常规课目。防化分队围绕抢险救援任务需求,结合编制、装备和技术现状,对《大纲》、教材、预案等内容体系进行了多次充实、完善和调整,尤其是在新一轮大纲修订和基层软件建设当中,进一步明确了防化分队抢险救援训练的内容、标准和考核条件[1],各类自然灾害抢险救援的应急预案也成为基层必备的软件资料。明确了防化分队在抢险救援时的兵力编成、任务区分和原则要求,系统解决了训什么、怎么训、训到什么标准等问题。

  1.1.2救援能力得到实际任务检验提升。近几年防化分队在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防化搜索小组通过人工搜索、犬搜索、仪器搜索和综合搜索等手段,对灾区受困群众准确定位和标记,为营救行动提供有效信息;防化侦检小组依托其技术优势,使用气体检测、辐射检测、漏电检测等仪器,清查现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水电辐射泄漏等危险源,为后续行动提供有力的安全指导;防化洗消小组运用喷洒车、洗消器等对灾区实施消毒灭菌,防止“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出现。新装备的不断投入和人装结合的实战化训练,使防化分队遂行抢险救援任务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反复检验和不断提升。

  1.1.3配套建设呈现实质性大幅度发展。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武警部队将组建32个以抢险救灾为主的应急救援中队,并在每个中队配备价值2000多万的专业救援装备,实现全国覆盖,一旦发生险情可以就近用兵、快速用兵、灵活用兵[2]。防化分队实施救援的综合保障能力得到了实质性提升。结合原有的防化侦检、监测、洗消、防护装备,新型救援装备将进一步体系化、现代化、实用化。为实现新装备向战斗力的转化,武警部队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防化分队开展抢险救援训练提供了人力和技术支撑。

  1.2制约防化分队救援训练质量提升的因素

  1.2.1专业干部骨干缺乏,教学组训力量薄弱。为提升抢险救援能力,近几年武警总部组织了多批次针对性集训,包括国家地震应急救援集训、新加坡“城市搜索与救援”培训、兵种院校专业干部轮训,各总队、机动师也通过兵种协作区或本级机关组织了抢险救援方面的自学、代培和交叉任职,培养了一批懂专业、会技术、能指挥、善帮教的干部骨干队伍。但总体来讲,集训规模尚小,单次培训人数有限,远不能满足基层迅速组建救援队的迫切需求。由于工学矛盾、场地设施、时段安排等诸多原因,培训也只能偏重耗时短、见效快的课目,而无法顾及打基础、求长远的课目。培训通常采取大班教学模式,难于实现细化分工,因而单就防化骨干而言,其搜索与侦检等技术训练重点不突出,培训针对性不强。此外,防化干部骨干在配备时专业不对口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造成非专业干部所占比例较大,基础相对薄弱,掌握技能较慢。因此,救援干部骨干数量少、业务弱,基层组训力量薄弱。

  1.2.2分队训练内容繁杂,精力分散保障困难。防化分队人数虽少,但训练内容中除抢险救援课目外,还涵盖了侦察、观测、监测、洗消、喷火等多种训练课目,因此精力较为分散,救援训练无法长久深入实施。此外,救援训练需要专用特殊场地展开,例如抗震救灾需要模拟倒塌房屋、抗洪抢险需要宽阔稳定水域等。而大多数单位不具备配套的救援训练场。新配发的大型装备或精密器材数量有限,无法明确区分战备器材和训练器材,管理使用实际矛盾突出。因此,防化分队开展抢险救援训练时间、场地、器材都难以保证。

  1.2.3专业人才留用困难,训练动力受到削弱。防化干部受其“小兵种”专业影响,与常规指挥专业相比,提升使用面较窄,发展空间受限;专业士官培养周期长,受选改名额限制,保留又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业技术干部骨干的训练动力。抢险救援课目训练开展起来危险性大,受“消极保安全”错误思想影响,“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导致训练质量不高,影响防化分队抢险救援能力的整体提升。

  2.提升防化分队抢险救援训练质量时应突破的瓶颈问题

  防化分队开展抢险救援训练过程中,发现了诸多不同于常规执勤处突训练、甚至于本分队担负的兵种训练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须在不断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提升训练质量。

  2.1研究探索抢险救援训练理论

  随着大量新救援装备的配发和新救援技术的运用,防化分队在训练内容和方法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适应这些变化,首先要深化救援训练理论的研究探索,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确保救援训练的正确方向。

  2.1.1研究拓展训练内容。要深入研究近年来地震-地质、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沙尘、低温-冰冻-寒潮等灾害链的特点规律,加强对形势任务的研判分析,结合防化分队可能担负的侦检、搜索任务,积极拓展训练内容,着重加强对新、难、险、重等救援课目的研究实践。担负侦检任务的人员要打破以往对空气、水源、土样、植被等环境下气态、液态毒剂侦检的常规训练内容,重点对“灾区”中凹凸不平的废墟、尖锐的钢筋、垂落的电线、破损的煤气管道、建筑物起火、化工物质泄漏、炼油厂起火、核泄漏等新环境展开气体、漏电和辐射侦检;担负搜索任务的人员要按照“目标优选—方法选择—安全防护—搜索实施—标记报告”等搜索的一般程序,重点突出“优选搜索目标”这一训练内容,学会依据建筑物破坏模式、自然灾害发生时间、救出被困者的时间、建筑人员占有率、建筑物用途和面积、次生灾害可能性等因素优选搜索目标的方法,提高搜索效率,为后继进场的营救队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受困者信息。

  2.1.2研究创新训练方法。防化分队编配分散独立,专业分工细致,技术要求严格,组训难度较大,以往主要通过“同年度依课目分阶段、同阶段依级别分层次、同层次依内容分小组”的方式开展专业训练,但过程混乱、效果不好。抢险救援训练课目展开后,需要新的训练方法与之适应。在组训形式上,要打破自上而下分配训练任务的模式,采取功能编组自下而上逐级合成的方式,依托基地训练和区域协作训练平台,按照“混合编组强技能,建制编组练协同,综合演练促合成”的原则,初期实现各功能模块“一专多能”、中期实现依据任务灵活编组、后期着眼协同逐级合成,形成功能完备、重点突出的整体救援能力。在训练手段上,依托总部网、院校防化和救援信息网、总队(师)三级网等层级结构,构建集教学、管理、训练和监控四位一体的远程抢险救援教学训练平台,实现网上教、网上学、网上练、网上考;广泛运用仿真模拟技术制造废墟、火灾、堰塞湖、泥石流、核泄漏、瘟疫等灾害环境,将信息化运用于新型救援装备操作和战术演练当中,使防化分队在近似真实的“灾区”环境中接受摔打。

  2.2高度重视救援人才培养保留

  防化分队开展抢险救援训练这一内容尚处于初期起步阶段,专业救援人才是保障训练展开的关键支撑,要作为一项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

  2.2.1注重培养人才。要多法并举、拓宽渠道培养抢险救援骨干,保证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入门集训、岗前培训、交叉代职、区域协作训练、院校深造等方法,培养一支能抓会管的干部骨干队伍,持续再培养再教育,做到岗位培训与离职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与业余自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片集训相结合,使之熟悉职责,掌握技能,学会组训,成为抢险救援训练的明白人和带头人。充分利用训练预备期、训练转换期,依托院校防化骨干救援集训或通过邀请专家授课、集体会诊、观摩交流等方法,对训练重难点和新增课目深入研究,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骨干队伍和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2.2.2注重保留人才。要打破以往小兵种路子窄的积弊,提拔任用干部时向具备抢险救灾指挥能力方向倾斜,并加大参加过抢险救援集训的防化士官保留力度,规范训、用、走、留模式,最大限度保持救援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激发其训练动力和工作热情。另外,可尝试将指挥士官合格直选的模式向专业士官领域拓展,经过救援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士官优先进入储备士官行列,使救援技术精、会教学组训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的补充到防化救援队伍中来。

  2.3多法整合救援训练资源保障

  模拟自然灾害场地数量少,新型救援装备需求量大,加之各防化救援分队兵力少、分布散,增大了防化分队开展抢险救援训练的保障难度。要研究探索资源共享的集约化保障模式,最大限度挖掘现有保障能力,妥善解决场地、装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3.1场地保障。坚持自行保障为主、支援保障为辅,各防化分队要根据自身实际与区域任务特点需求,开展以“旧场地改造和新场地建设相结合、训练基地保障与野外保障相结合、租用训练场地与借用训练场地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满足自身救援训练场地需求。同时,积极探索分区划片、集约保障的路子,依托国家抢险救援基地、院校抢险救援训练场、兵种协作区救援训练场等场地条件,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抢险救援训练场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2.3.2器材保障。对常用的救援装备要落实保管制度和保养措施,使之保持良好的战术性能,继续发挥现有的侦毒器、辐射仪、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箱等装备优势;对上级配发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漏电检测仪、蛇眼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红外生命探测仪等新型侦检和搜索设备,要及时投入训练,尽早形成战斗力;对上级未列入配发但救援中需要的能源、照明、通信等辅助器材,要采取集中购买、统一配发的办法解决;对救援训练需要但市场购买不到的器材,要积极探索与地方地震局、公安消防等部门走开一体化保障的路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保障效益。通过上级配发、本级自购、共享互补等形式,形成系统完备、功能齐全的防化侦检搜索装备体系,保障防化分队抢险救援训练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工化分队、应急救援中队)》,2014年6月.

  [2]中国广播网《武警部队将构建覆盖全国应急救援网络》,2011年7月.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